
人體最常見的重金屬中毒元素包括鋁、鉛、汞、砷、鎘,這些重金屬會在腎臟、
胰臟、骨骼、神經系統、造血系統、內分泌系統、皮膚及黏膜等處沉積並造成嚴重影響。
這些重金屬可能經由食物、飲水、呼吸等方式進入人體,或是胎兒從母體吸收養分及母乳時一併吸收到。重金屬進入人體後,可與生物體內的蛋白質等大分子物質作用,並蓄積於某些器官中,如骨骼及牙齒、神經、脂肪,造成慢性累積性中毒。例如若連續多吃幾天深海魚類,檢測起來就可能比較高,因為海洋、土地污染,食物鏈最頂端的食材,如深海大型魚類常常有較高的重金屬積累。
重金屬中毒警訊
醫師會從個人的病史與是否有相關症狀,例如嘔吐、腹瀉,
或是頭暈、手腳麻木、痠痛等神經毒性,或口中有金屬味等,
初步辨視是否有中毒風險、是否需進一步檢測。
但也有些可能無明顯症狀,則需由醫師深入問診來了解。
重金屬超標高風險群
‧ 從事電腦、航太、光纖、金屬、電池、焊接等從業人員
‧ 養殖業者、農產品種植業者
‧ 油漆、裝潢、建築從業人員
‧ 從事油畫人士、油畫顏料從業人員
‧ 有長期服用藥物,如中藥等
‧ 經常食用海鮮,如魚類、生蠔...等
‧ 最近有異常掉髮情形者
‧ 經常覺得疲憊、沮喪、憂鬱、記憶衰退者
“誰”需要檢測?
重金屬會透過飲食、呼吸或是直接接觸的路徑進入人體,
無法在肝臟分解代謝,然後排出體外。它極易積存在大腦、
腎臟等器官,產生漸進式的器官功能損壞。
有下列重金屬暴露疑慮者建議檢測:
☆職業接觸:有重金屬暴露之高危險群,
可能會導致砷、鎘、鉻、銅、鉛、汞等過度暴露,
引發急性或慢性中毒者。
☆有長期持續服用不明草藥而有擔憂者。
☆懷疑重金屬中毒者
重金屬的檢查有分血液檢測、頭髮檢測、以及尿液檢測
一般血液檢測可以看得出來最近兩三週內所接觸重金屬污染的情況,
是急性中毒時必要的檢測;頭髮檢測可以看出最近三個月左右重金屬暴露累積的情形;
至於尿液的重金屬檢測常常是用來看看重金屬排毒療法之後的成效,
或是用來做一個激發試驗(challenge test),就是以一次排毒配方來給予患者注射或是口服,
如果尿液中某重金屬量增加,就代表身體應該有某種程度的重金屬中毒了。
對於較嚴重的重金屬中毒,
則可採用「螯合療法」(chelation therapy)
所謂「螯合療法」主要是藉由螯合劑與體內有害的重金屬離子結合產生螯合作用,
成為安全的螯合物,經由腎臟變成無害的尿液排出體外,恢復身體機能。
不過在施行螯合療法的過程中,身體必需的礦物質如鈣、鎂、鋅等也可能流失,
有賴主治醫師特別留意。